漉漉


拼音lù lù
注音ㄌㄨˋ ㄌㄨˋ

漉漉

词语解释

漉漉[ lù lù ]

⒈  象声词。

⒉  湿貌;流貌。

⒊  莹润貌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象声词。

汉 张仲景 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脉证》“痰饮”注:“痰饮者,水饮走肠间不泻,水精留膈间不输,得阳煎熬成痰,得阴凝聚为饮,凡所在处有声,故在上则喉中有漉漉之声,在下则肠间有沥沥之声。”
明 何景明 《七述》:“马则驊騮赤驥,紫燕青驪,漉漉师师,駪駪騤騤。”

⒉  湿貌;流貌。

《素问·疟论》:“《灵枢·逆顺》论云:‘刺法曰,无刺熇熇之热,无刺漉漉之汗。’”
明 刘基 《走马引》:“掷草中,血漉漉,追兵夜至深谷伏。”

⒊  莹润貌。

唐 李贺 《月漉漉篇》:“月漉漉,波烟玉,莎青桂花繁,芙蓉别江木。”

国语辞典

漉漉[ lù lù ]

⒈  湿润的样子。

唐·李贺〈月漉漉篇〉:「月漉漉,波烟玉。莎青桂花繁,芙蓉别江木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漉漉"的意思解释、漉漉是什么意思由千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夜晚,海南丰姿十足的冬日圆月照着大地,撒了一层薄薄的霜。静谧的冬夜,月色似很冰冷,斜斜地对城楼温柔诉说私语。漫步街道上,踏着朦胧的月色穿过漫长的路,夜湿漉漉的,像是要沉下去似的。

2.夜晚,海南丰姿十足的冬日圆月照着大地,撒了一层薄薄的霜。静谧的冬夜,月色似很冰冷,斜斜地对城楼温柔诉说私语。漫步街道上,踏着朦胧的月色穿过漫长的路,夜湿漉漉的,像是要沉下去似的。

3.杜明月躲在水沟里,虽然有芭蕉叶子挡着淋不到雨,但水沟里冰凉的流水冻得他瑟瑟发抖,就这样蜷缩着坐在湿漉漉的草上,盼望着奶娘早点回来。

4.不知什么时间,落起了春雨,悄悄的,听不见淅沥的响声,像一种湿漉漉的烟雾,柔柔地滋润着大地。春雨事后,太阳出来了,一片明朗。整个天下像刚洗过似的,分外清爽,空气十分新鲜,呼吸一口,甜丝丝的,像喝了蜜一样。

5.我所看到的上海,依然像一只遮天蔽日的黑色章鱼,它趴在这块海边的领土上,覆盖着所有盲目的人,它湿漉漉的黑色触角,触及着这个城市每一个细小的角落。无法停止的蠕动,像是这个城市与生俱来的天赋。

6.我迫不及待地冲到雨中,发现春雨如绢丝一样,又轻又细。听不见淅淅的响声,也感觉不到雨浇的淋漓。只觉得这好像是湿漉漉的烟雾,轻轻地滋润着大地和人心。

7.爸爸拿一根细麻绳系在桶把儿上,晃晃悠悠地把桶吊下去,顺势一捞,提上来的桶已经沉甸甸湿漉漉的了。

8.队员们总是湿漉漉的,而且总是体力不支,有些时候还饥肠辘辘,因为吃的东西都是c类配给品冷餐。

9.春雨像绢丝一般,又轻又细,听不见淅淅沥沥的响声,也感不到雨浇的淋漓,只觉得好似湿漉漉的烟雾,没有形状,不出响声,轻柔地滋润着大地和人们的心里……

10.两个冒险家浑身湿漉漉地打着寒噤,回到原先金雀花丛那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