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ì

制宜


拼音zhì yí
注音ㄓˋ 一ˊ

制宜

词语解释

制宜[ zhì yí ]

⒈  谓区别不同的情况而制定适宜的方式方法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区别不同的情况而制定适宜的方式方法。

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稽诸往古,制宜於今。”
《资治通鉴·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》:“用兵有缓有急,当随时制宜。”
《清史稿·礼志二》:“礼贵制宜,孝当承志。”

分字解释


※ "制宜"的意思解释、制宜是什么意思由千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滕王阁修建在重峦叠嶂之间,因地制宜,美不胜收,是四大名楼之一。

2.我国有多种高附加农副产品应该因地制宜,大力开发.而且,高附加值农副产品国内外市场均前景可观.

3.但实际建设又因地制宜,比如引入所谓风水,以及建造时要负阴抱阳等。

4.要走“大农业”的路子,因地制宜,宜耕则耕,宜牧则牧,宜林则林,宜渔则渔。

5.政策拟订应该因地制宜,不可一味沿用国外的制度。

6.在恢复水面的同时,还因地制宜栽种了柳树、槐树等亲水或耐湿植物,形成湿地森林美景。

7.农家因地制宜,不违农时。

8., 要遵循循序渐进的道路,因地制宜,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。

9.同时,有条件的社区还可因地制宜增设动感单车、兵乓球桌等健身器材。

10.按照“因地制宜、典型示范、整体推进”的思路,在完善提升示范园基础上,发展林粮间作示范区7处,总面积达2000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