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é

隔绝


拼音gé jué
注音ㄍㄜˊ ㄐㄩㄝˊ

繁体隔絕
词性动词


隔绝

词语解释

隔绝[ gé jué ]

⒈  阻隔,分隔断绝。

与外界完全隔绝。
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,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,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。——鲁迅《故乡》

seal off from; isolate;

引证解释

⒈  阻隔;隔断。

《汉书·西域传赞》:“西域 诸国……与 汉 隔絶。道里又远,得之不为益,弃之不为损。”
《三国志·魏志·郭淮传》:“淮 曰:若 亮 跨 渭 登原,连兵北山,隔絶 陇 道,摇荡民夷,此非国之利也。”
宋 苏轼 《策略四》:“夫宽深不测之量,古人所以临大事而不乱,有以镇世俗之躁,盖非以隔絶上下之情,养尊而自安也。”
叶圣陶 《夜》:“不接触女儿女婿的声音笑貌,虽只十天还不到,似乎已隔绝了不知几多年。”

⒉  断绝。

《史记·南越列传》:“今 高后 听谗臣,别异蛮夷,隔絶器物。”
《敦煌变文集·秋胡变文》:“其 秋胡 妻,自夫游学已后,经歷六年,书信不通,音符隔絶。”
沈从文 《<沈从文散文选>题记》:“而我和文学方面隔绝,也已经三十多年了。”

国语辞典

隔绝[ gé jué ]

⒈  阻隔断绝,不能相通。

《汉书·卷九六·西域传·赞曰》:「与汉隔绝,道里又远,得之不为益,弃之不为损。」

隔离 间隔 阻隔

接近 接触

分字解释


※ "隔绝"的意思解释、隔绝是什么意思由千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中国古典美学里的“静照”是容纳了生命运动内容的美学范畴,不像西方“静观”理论那样绝对强调与世隔绝。

2.17世纪后,清王朝走向闭关锁国的道路,华夏的犹太人氏族完全和外面的世界隔绝,慢慢败落,逐渐被同化。

3.只有在蛮荒之地,在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,才能显现文明世界的宗教观与原始力量的驱逐,才能突出愚昧的虔诚同世俗偏见的无所不在的杀伤力。

4.当然了,我又不是与世隔绝的人,当然知道海棠公主了!这个绰号真的合适,姐姐,你真的很像明艳动人绚丽多姿的春海棠呢!

5.在过去的几百年中,已经有记载说,确实有被动物养大的与世隔绝的狼孩的存在。

6.他是个性格内向、生性胆小纺孩子,总爱不声不响,特别不爱说话,好像与世隔绝。

7.这么多年,从来没有哪一刻我们如同现在这样,我们像身处在两条不同的河流,怀揣着各自的心事,冷漠而隔绝。黑夜这样黑,可我却如此清楚地在他的眼睛里,看到了诀别。时间仿佛凝成了一块坚冰。

8.他是个性格内向、生性胆小的孩子,总爱不声不响,特别不爱说话,好像与世隔绝。

9.近日,在腊塔纳基里省,容春窿(前)和家人聚在门前,他们与世隔绝已有25年了。

10.僻处一隅,古时基本与世隔绝,其前山如屏,寨后则是苍莽的五道岭,海拔约700米左右。